浏览数量: 6 作者: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: 2022-04-08 来源: 本站
首先要更正的概念是现代多数的铱粒是不含铱的。
国外早期采用自然界游离状态的锇、铱原矿的小颗粒焊接在笔尖,以增加笔尖耐磨性。但限制与产量与品质,随着冶金技术发展,将锇、铱等贵金属加入其他金属熔炼成金属颗粒,因合金中都含铱,故称“铱粒”。但是随着钢笔需求的加大,铱、锇等贵金属产来那个有限价格高昂,促使现代冶金技术要求用少用或不用稀有金属来制造铱粒,所以凡是焊接在笔尖的合金小球,不管是否含有“铱”,都统称铱粒。
其次,硬度是考量铱粒性能中的一个重要指标,但是不是考量单质的硬度,铱粒是合金,配方比较复杂。关于铱和铬的硬度,已经有朋友解释的很清楚了。
铱粒的几个主要技术指标:可焊性,机械加工性,抛光性,耐磨性,耐腐蚀性。硬度只是耐磨性的一个方面,过高的硬度与机械加工性形成矛盾。(铱粒焊接后,需要开缝,倒角,磨圆,较差的机械加工性会导致铱粒碎裂,即“酥口(小块剥离)”和“铱碎(大块脱落)”)。
再说说耐磨性吧,铱粒在书写的过程中的磨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:铱粒与纸张之间的摩擦和铱粒与墨水间的腐蚀摩擦(耐蚀性差,耐磨性也差)。提高硬度有利于减少铱粒与纸张间的磨粒磨损,但是过高的硬度会在磨粒的划痕面上产生微观脆裂的脱落,这种脱落比一般磨损的速度更快,因此铱粒不可追求过高硬度,也需要有一定的韧性。
铬确实是目前常用的制作铱粒的材料。以国内中低档铱金笔常用的188铱粒为例,其中铬90%、镍10%,主要成分铬的硬度高,耐腐蚀,熔点也较高,但机械加工性差,韧性差,故加入黏结性金属镍以改善性能,但镍耐腐蚀性较差,经氮化工艺以后,可提高188铱粒的耐腐蚀性和机械加工性。
比188高档的601,就不含铬,其主要材料为钌,加入钨和少量钴制成。